题
目:《诗
经》
在
文
学
史
上
的
地
位
与
影
响
《 诗 经》的 思 想 性 与 艺 术 成 就 在 中 外 文 化 史 上 都 占 有 很 高 的 地 位 , 其 对 后 世 文 学 的 影 响 也 是 至 深 且 巨 的 , 主 要 者 可 从 其 思 想 内 容 与 艺 术 技 巧 两 方 面 来 看 :
诗 经 在 思 想 内 容 方 面 , 尤 其 是 国 风 中 民 歌 部 份 所 表 现 的 “ 饥 者 歌 其 食 , 劳 者 歌 其 事 ” 的 现 实 主 义 精 神 对 后 世 文 学 影 响 最 大 , 它 推 动 诗 人 、 作 家 去 关 心 国 家 的 命 运 和 人 民 的 疾 苦 。
-- 历 代 的 民 歌 , 从 汉 魏 乐 府 直 到 近 代 的 歌 谣 都 深 刻 地 体 现 了 诗 经 的 这 种 现 实 主 义 精 神 。
-- 唐 初 陈 子 昂 就 以 “ 风 雅 不 作 ” “ 兴 寄 都 绝 ” 来 批 判 齐 梁 间 诗 的 “ 采 丽 竞 繁 ” ,
--伟 大 的 现 实 主 义 诗 人 杜 甫 也 以 “ 别 裁 伪 体 亲 风 雅 ” 作 为 自 己 的 创 作 方 向 。
--白 居 易 也 以 “ 风 雅 ” “ 比 兴 ” 为 标 准
, 总 结 了 魏 晋 以 来 现 实 主 义 诗 歌
诗 经 在 表 现 技 巧 方 面 , 运 用 了 赋 、 比 、 兴 几 种 手 法。
其 准 确 、 优 美 、 富 于 形 象 性 的 语 言 加 上 作 者 们 根 据 汉 语 音 韵 配 合 的 特 点 , 运 用 了 双 声 、 叠 韵 、 叠 字 的 语 词 来 描 摹 细 致 曲 折 的 感 情 和 自 然 景 象 的 特 征 , 对 后 世 的 文 学 创 作 ( 尤 其 是在 韵 文 方 面 ) 产 生 了 很 大 的 影 响 。
其 句 法 的 四 言 ( 也 有 二 、 三 、 五 、 六 、 七 、 八 言 ) 为 主 , 也 同 时 启 发 了 后 来 的 汉 赋 、 乐 府 、 唐 诗 、 宋 词 、 元 曲 等 文 学 形 式 的 出 现 。
--总而 言 之 , 无 论 在 思 想 内 容 或 艺 术 技 巧 方 面 , 诗 经 都 是 开 创 历 代 文 体 的 先 河 , 正 如 章 学 诚 所 说 的 : “ 后 世 之 文 … … 其 源 多 出 于 诗 经 。 ” 由 此 可 见 , 诗 经 对 后 代 文 学 影 响 的 一 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