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2. 汉 乐 府 民 歌 的 艺 术 特 色

  1. 汉 乐 府 民 歌 最 大 、 最 基 本 的 艺 术 特 色 是 它 的 叙 事 性 . 它 通 过 由 第 三 者 叙 述 故 事 , 而 塑 造 了 有 一 定 性 格 的 人 物 形 象 , 且 有 比 较 完 整 的 情 节 , 如 “ 陌 上 桑 ” “ 东 门 行 ” 和 “ 孔 雀 东 南 飞 ” 等 , 充 满 了 故 事 性 和 戏 剧 性 .

  2. 在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 汉 乐 府 民 歌 标 志 着 叙 事 诗 的 一 个 新 的 更 趋 成 熟 的 发 展 阶 段 , 它 的 高 度 的 艺 术 特 色 主 要 表 现 在 :

( 1  ) 通 过 人 物 的 语 言 和 行 动 来 表 现 人 物 性 格

  1. 有 的 采 用 对 话 的 形 式 , 如 “ 陌 上 桑 ” 中 罗 敷 和 使 君 的 对 话 ;“ 东 门 行 ” 中 那 个 妻 子 和 丈 夫 的 对 话 , 都 能 表 现 出 人 物 机 智 、 勇 敢 、 善 良 等 各 自 不 同 的 性 格 .

  2. 有 采 用 独 白 的 , 如 “ 孤 儿 行 ” 、“ 上 邪 ” 等  .

  3. 汉 乐 府 民 歌 也 注 意 到 人 物 行 动 和 细 节 的 刻 划 . 如 “ 妇 病 行 ” 用 “ 不 知 泪 下 , 一 何 翩 翩 ” 写 那 个 将 死 的 病 妇 的 母 爱 ; “ 陌 上 桑 ” 用 “ 持 髭 须 ” 、 “ 著 绡 头 ” 采 写 老 年 和 少 年 见 罗 敷 时 的 不 同 神 态 . 由 于 写 得 有 声 有 色 , 人 物 形 象 生 动 、 因 而 令 人 如 闻 其 声 , 如 见 其 人 .

( 2 ) 语 言 的 朴 素 自 然 而 带 感 情

汉 乐 府 民 歌 的 语 言 一 般 都 是 口 语 化 的 , 同 时 还 包 含 着 感 情 , 饱 含 着 人 民 的 爱 憎 , 即 使 是 叙 事 诗 , 也 是 叙 事 与 抒 情 相 结 合 , 因 而 具 有 强 烈 的 感 染 力 . 这 主 要 是 由 于 作 者 往 往 就 是 诗 中 的 主 人 公 , 而 他 与 其 所 描 写 的 人 物 有 着 共 同 的 命 运 , 共 同 的 生 活 体 验 , 所 以 叙 事 和 抒 情 便 很 自 然 地 融 合 在 一 起 , 做 到 “ 淡 而 能 深 ” . “ 孤 儿 行 ” 便 是 很 好 的 范 例 .

( 3 ) 形 式 的 自 由 和 多 样 化

汉 乐 府 民 议 没 有 固 定 的 章 法 、 句 法 , 长 短 随 意 , 整 散 不 拘 . 一 篇 之 中 , 由 一 二 字 到 八 九 字 乃 至 十 字 的 句 式 都 有 , 如 “ 孤 儿 行” “ 不 如 早 去 下 从 地 下 黄 泉 ” 便 是 十 字 成 句 的 , 而 “ 铙 歌 十 八 曲 ” 全 部 都 是 杂 言 、 竟 自 成 一 格 了 , 另 一 是 五 言 体 , 如 “ 陌 上 桑 ” , 这 是 乐 府 民 歌 的 新 创 . 另 可 能 还 有 七 言 体 . 丰 富 多 样 的 形 式 , 毫 无 疑 问 , 是 有 助 于 复 杂 的 思 想 内 容 的 表 达 的 .

( 4 ) 浪 漫 主 义 的 色 彩

汉 乐 府 民 歌 多 是 现 实 主 义 的 精 确 描 绘 , 但 也 有 一 些 作 品 具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浪 漫 主 义 色 彩 , 运 用 了 浪 漫 主 义 的 表 现 手 法 . 如 抒 情 小 诗 “ 上 邪 ” 那 种 如 山 洪 爆 发 似 的 激 情 和 高 度 的 夸 张 , 便 是 浪 漫 主 义 的 表 现 。 再 如 让 死 人 现 身 说 法 ( 战 城 南 ) , 使 乌 鸦 的 鬼 魂 向 人 们 申 诉 ( 乌 生 ) ; 使 腐 臭 了 的 鱼 会 哭 泣 , 会 写 信 ( 枯 鱼 过 河 泣 ) 等 , 所 有 这 些 丰 富 奇 特 的 幻 想 一 更 显 示 了 浪 漫 主 义 的 特 色 .      而 “ 陌 上 桑 ” 一 诗 , 从 精 神 到 表 现 手 法 都 具 有 较 明 显 的 现 实 主 义 和 浪 漫 主 义 的 夸 张 虚 构 相 互 渗 透 , 塑 造 出 罗 敷 这 一 卓 越 的 形 象 。

总 之 , 汉 乐 府 民 歌 的 作 者 已 充 分 地 掌 握 文 学 的 创 作 方 式 , 使 其 作 品 更 加 有 生 命 力 , 而 影 响 也 更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