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时代和思想内容

 ¨       作者时代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是一人,姓名皆失传。其产生的时代,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约 140- 190)。

 ¨       思想内容:

(一)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

1.    《青青陵上柏》、《生年不满百》等诗中,都表露了人生易逝的感伤,这也是失意人士正当社会大动乱的前夕,对于现实生活和内心要求的矛盾、苦闷的反映。 

(二)游子思妇的感伤情绪

  1.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2. 这些作者为了寻求出路,远离乡里,奔走权门,以博一官半职.这些“游子”长期出外,家属不能同住,彼此之间就不能没有伤离怨别的情绪
  3. “思妇”会有“游子不顾反”的感慨;“游子”就会有“欲归道无因”的感慨。这种游子思妇的感伤,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反映。 

(三)对朋友交情的凉薄之愤慨

1.    作者当中有遇时不遇时,有得意不得意者;而失意者往往羡慕得意者。当他们欲发挥才华而得不到帮助时,就会愤愤不平地慨叹朋友的无情;落拓失意时,便容易感到寂寞苦闷,而“但伤知音稀”的消极情绪便油然而生了。 

(四)纵情享乐的思想

1.    东汉末年,暴乱频繁。在此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环境中,那些感到人生短促,没有出路的游子,看到眼前京洛等地的繁华,便不禁发生一连串的纵情享乐思想,甚至秉烛夜游的想法也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