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明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1)表现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        陶渊明一部份作品表现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在“和郭主簿”和“饮酒”等诗中,以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来体现他“卓然见高技”的挺立不屈的性格。

·        诗人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如“咏贫士”一诗自喻为无依的孤云,却远离尘埃,永保自由和高洁。 

(2)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的热爱

·        “归田园居”第一首中把官场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

·        诗人着重而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由衷的喜爱。

 (3)描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        饮酒”第五首中说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        他的田园诗还描写了与朋友“奇文共欣赏”、与农民“但道桑麻长”以及“亲戚共一处”的天伦之乐。

 (4)反映劳动生活的内容与农民的贫困

·        “归田园居”第二首中“带月荷锄归”,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        “怀古田舍”诗则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        他的一些诗描写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同时反映了在封建剥削下广大农民的命运:他们也是常年累月地饱经饥寒的。

 (5)追求理想的社会

·        他写的“桃花源诗”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人民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这里人人参加劳动,且劳动所得也全归己有,没有封建的剥削。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6)委运乘化、乐天知命的消极人生观

·        他在诗作中也不时流露出一种消极思想,表现了他的委运乘化、乐天知命的消极人生观。

·        这些诗作显示他的一种及时行乐和虚无幻灭的思想,也流露了颓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