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介元代散曲的形式内容、作家及其作品的特色。
|
(二)作家及其作品的特色
1. 马致远
§
特色:善于描绘景物,构成一种气氛,有诗情画意。
§
如:“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确是“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之作.
2. 关汉卿
§
特色:写离情别恨较多,用生动的口语作细致描绘,情景相生,技术成熟.
§
如“自送别,心难舍”一首。
§
“南品一枝花。不伏老”(我却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刻划了一个乐观、顽强的知识份子的形象。
3. 乔吉
§
特色:题材较狭隘,没有思想性。有些在技巧上则较可取。如“相思因人问阻”一首,用思新巧,别具风格。
4. 刘致
§
特色:突破了一般散曲家只写爱情、离别,退隐生活的小圈子,开始用散曲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貌,扩大了散曲的表现内容。
§
如他的“端正好.上高监司”描绘出天灾人祸之后,农民挣扎手死亡边缘的惨状,愤怒地斥责了趁灾打劫的地主阶级的罪恶.当“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的惊心怵目惨剧正在发生时,地主阶级却“欺心不良”“瞒天不当”地趁机发财。
5. 睢景臣
§
特色:和刘致一样,表现了强烈的反抗性。
§
如:“般涉调哨遍.汉高祖还乡”则指责汉高祖还乡时对人民的骚扰,要粮草,要夫役,要各种应付的东西.从而否定了皇帝的不可渎犯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