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译文:

(项羽的出身,他和项梁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项籍,是下相人,字子羽。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年纪才二十四岁。他的叔父名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军项燕,就是被秦国将军王离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将军。项氏世世代代任楚国的将军,封在项城,因此而姓项。

项籍少年时代,学习认字写字没有什么成就,于是放弃了而去学习剑术,又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发怒。项籍说:“认字写字不过书写姓名罢了。学好剑术也只能抵抗得住一个人,所以不值得学,我要学能够打败万人的本领。”因此项梁就教授项籍学习用兵打仗的方法,项籍非常喜欢,大略懂得其中的大意以后,又不肯完成学业。

项梁曾经因犯罪受牵连而在栎阳被捕入狱,于是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一封讲情的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犯罪的事能得到解脱。

项梁又杀了人,就和项籍逃到吴中地区躲避仇家的报复。吴中地区的贤士大夫都推崇他。吴中地区每遇有大的徭役和丧葬的事。项梁经常是做主办人。他暗地里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因此吴中地区的人知道他的才能。

秦始皇帝到会稽去巡视,在他渡过浙江的时候,项梁和项籍一起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掩住了他的嘴,说:“不要胡说,会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认为项籍是一个不凡的奇人。项籍身高八尺有余,他的力气能够扛起大鼎,才气过人。尽管吴中青年刚烈好斗,但都很畏惧项籍了。

(项羽灭秦的经过:钜鹿之战)  

章邯打败了项梁的军队以后,就认为楚国的军队不足为忧,于是渡过黄河攻打赵国,打垮了赵军。在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馀担任将军,张耳担任国相,他们都逃入巨鹿城中。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巨鹿城,章邯在他们的南面驻军,并修筑两边有高墙的南道来输送军粮。陈馀作为将领,统率着几万名士卒而在巨鹿的北面驻扎,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楚军已经在定陶被攻破,怀王惊恐,从盱眙来到彭城,把项羽和吕臣的军队合并起来由他亲自指挥。任命吕臣担任司图,任命他的父亲吕青担任令尹。任命沛公担任砀郡长,并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的军队。

当初宋义所遇到的那位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见到楚王后说:“宋义断定武信君的军队必然失败,过了几天,军队果真失败。军队还没有作战而能先行预见有失败的征兆,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知道用兵的人了。”楚王召见宋义和他共商大计而非常喜欢他,因而他被任命为上将军;项羽封为鲁公,被任命为次将军;范增被任命为末将军:他们一同率军救援赵国。此外其它各路军队都归宋义指挥,他的称号为卿子冠军。

大军行进到安阳,停留了四十六日不再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围困在巨鹿,应立刻率军渡过黄河,楚军在外围攻击秦军,赵军在城内配合向外攻击,一定能够攻破秦军。”宋义说:“不是这样。要去拍死牛背上的大虻虫就不可能顾及到会杀死牛身上的虮虱。如今秦军攻打赵军,秦军战胜了军队就会疲惫不堪,我们的军队可以趁着它的疲惫攻击他们;假若秦军不胜,我们就可以声势浩大地率领军队向西进攻,一定会消灭秦朝。因此不如先让秦、赵互相厮杀。若是身披坚固的铠甲,手持着锐利的武器上阵杀敌,我宋义不如你,若是坐下来运筹策划,你不如我宋义。”因此他在军中下令说:“那些凶猛如虎、狠戾如羊、贪婪如狼、强悍而不能听从差遣的人,都要把他们斩杀了。”

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到齐国去作国相,亲自送他到无盐,饮酒大会宾客。天寒,大雨,士卒忍饥受冻。

项羽说:“在将要奋力而进攻秦军的时候,却久留不行。今年遇到饥荒灾害而百姓贫困,士卒们吃的是掺半的野菜和豆子,军中没有存粮,却饮酒宴会宾客,而不率军渡过黄河依靠赵国提供的粮食,去和赵国合力攻打秦军,却说‘等秦军疲惫了再攻打’。以秦军的强大,攻打新建立的赵国,他们势必会消灭赵国。赵国若被平灭而秦军反而强大,有什么疲乏的机会可以利用!况且我国军队刚被攻破,国王坐立不安,倾尽国内的军队全部归属将军指挥,国家的安危,在此一举。如今不抚恤士卒却徇私情,他不是安定社稷的贤良之臣。”

项羽早晨拜见上将军宋义的时候,就在他的帐中斩了宋义的头,出来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和齐国人阴谋反叛楚国,楚王密令我项羽诛杀他。”在这个时候,诸位将领都畏服项羽,没有人敢抗拒,都说:“首先扶立楚王的,是将军家族的人,如今将军又诛杀了叛乱之臣。”于是相互共立项羽担任代理上将军的职务。派人追赶宋义的儿子,到了齐国境内才把他追上,杀死了他。又派桓楚向楚王报告。怀王因而任命项羽当了上将军,当阳君和蒲将军都归属项羽指挥。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以后,威震楚国,名闻诸候。于是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士兵渡过漳水,救援巨鹿。经过交战没能取得胜利,陈馀再次请求出兵。于是项羽就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把所有的渡船都沉入水底,把作饭的锅碗等炊具砸烂了,把住的房屋也全部烧毁,只随身带着三天的口粮,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要决死战斗,没有丝毫的退却之意。

因此楚军到达巨鹿就把王离的军队包围了,和秦军遭遇,经过多次激战,断绝了秦军的粮道,打垮了秦军,杀死了苏角,俘获了王离。涉间不投降楚军,自己焚烧而死。在这个时候,楚国的军队在诸侯军队中最为强大。在巨鹿城下援救赵国的诸侯军队有十多路,没有人敢出兵。等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将都在壁垒上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士兵的呼声震天动地,诸侯的军队无不人人心怀恐怖畏惧。

因此楚军攻破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以后,无不跪在地上用膝盖前行,没有人敢仰视。项羽从此成为了诸侯们的上将军,诸侯们都屈服于他。

(楚汉相争:鸿门宴)

然后向西行攻取秦国的土地。函谷关有军队把守,没有能够进入。又听说沛公已经攻破咸阳城,项羽大怒,派当阳君等人率领军队攻取函谷关。于是项羽进入关中,到达戏水西边。沛公驻军在霸上,还没有和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秦国的所有珍宝都归他所有。”项羽听后大怒,他说:“明天一早用酒食好好犒劳士卒们,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这个时候,项羽拥有四十万军队,屯驻在新丰鸿门,沛公拥有十万军队。屯驻在霸上。范增开导项羽说:“ 沛公在关东地区的时候,贪于财货,喜好美丽的妇人。如今入关以后,没有索取财物,没有接近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我派人去观望他那边的云气,总是呈现出龙虎的气象,五彩斑斓,这是天子的瑞气呵。要立即向他进攻而不要失掉良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素和张良友善。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在当夜急驰到达沛公军中,私下见到张良,把事情详细告诉了张良,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去。他说:“不要跟着刘邦一同送死。”张良说:“我是代表韩王来送沛公的,如今沛公有急难,我假若逃走就是不仁不义,不可不告诉他。”于是张良就进入军帐,把项伯的话全都告诉沛公,沛公听后非常吃惊,他说: "这该如何办?”张良说:“是谁替大王出主意两派兵把守函谷关?”刘邦说:“是一位鄙随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入关中,秦国的土地可以完全归您所有’。因此我才听信了他的计策。”张良说:“试想大王的士卒能够敌得过项王的军队吗?”沛公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说:“确实不如,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前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您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您怎么会和项伯有旧交?”张良说:“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交游,项伯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如今有急难,因此幸好他前来告诉我。”沛公说:“他和您谁年纪大?”张良说:“他比我年纪大。”沛公说:“请您替我把项伯叫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会见他。” 

张良出来,邀请项伯。项伯立刻进去见沛公。沛公捧着酒杯向项伯祝寿,又订立了儿女婚约,沛公说:“我入关以后,对于秦皇的财富秋毫不敢动,清查了吏民,封藏了库府。只等待项羽将军到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有其它的盗贼和意外的事变发生。我日夜盼望着项羽将军的到来,又怎么敢反叛呢!希望项伯对项羽将军详细说明我不敢背德反叛。”项伯应允。他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不早早亲自前来向项王认错。”沛公说:“是。”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中,把沛公所说的话完全无遗地报告了项羽。接着他说道:“假若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又怎么敢进入关中呢?如今别人立有大功却要打击他,这是不仁义的举动,不如趁此时机善待他。”项王许诺。  

第二天清早,沛公带着百余名随从前来会见项王。到达了鸿门,沛公对项王陪罪说:“我和将军一同努力进攻秦军,将军在河北作战, 我在河南作战,但是没有想到我能够先入关攻破秦,才能够在这里和将军重相见。现在有小人传坏话,使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王说:“那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项籍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心?”

 项王当天就留请沛公一同饮酒。项王、项伯面东而坐,亚父面南而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北而坐,张良面向西侧而陪侍。席间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三次举起身上所佩饰的玉块示意项正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身,出来招唤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敬酒祝寿,祝寿完毕,请求用剑起舞,趁机在沛公坐着时击刺他,杀死他。若不这样,将来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所俘获。”项庄就进人敬酒祝寿。祝寿完毕,他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助乐,请以剑舞助兴。”项王说:“好吧。”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击杀沛公。在这种情况下,张良来到军门,见到了樊哙。樊哙说:“现在事态如何?”张良说:“非常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一直放在沛公身上。”樊哙说:“如此说来已经很紧迫了,请让我进去,我要和沛公共命运。”樊哙立刻带着宝剑拥着盾牌闯入军门。交前侍立的卫士想阻止他而不让进入,樊哙侧过他手中的盾牌来撞击他们,卫士们被地撞倒在地,樊哙就进入了军门内,樊哙分开帷帐面西而立,瞪着眼睛注视着项王,头发向上直立,眼眶都要瞪裂。

项王按着宝剑直起上身说:“来客是什么人?”张良说:“这是沛公的随身护卫樊哙。”项王说:“这是一位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就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饮了这杯酒。项王说:“赐给他一只猪肘。”就给了他一只生猪肘。樊哙把他手中的盾牌平放在地上,把猪肘放在盾上,拔出宝剑边切边吃了下去。项王说:“壮士,还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尚且不回避,一杯酒何足推辞!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唯恐不能尽,刑罚人唯恐不重。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怀王和诸侯相约说:‘首先攻破秦军而进入咸阳的人将被封为关中王。’现在沛公首先攻破秦而进入咸阳,对于秦室的财富一点边都不敢接近,封藏了宫室,退出军队而驻扎在霸上,以便等待大王来临。沛公遣派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和意外事件的发。像沛公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而你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想诛杀有功的人。这样做是亡秦的继续,我个人认为大王是不会采取这种作法的。”项王竟无话可答。只是说:“请坐。”樊哙于是随张良就座。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去厕所,顺便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已经出来,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召沛公。沛公说:“现在我出来了。没有告辞,这将怎么办?”樊哙说:“举行大事不应顾及细谨的小节,讲求大礼就不必在乎小的责难。现在人家正是快刀、砧板,我们是人家宰割的鱼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就决定离去了,因而命令张良留下致谢。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沛公说:“我带来了一双白壁。想要奉献给项王,玉斗一双,准备送给亚父,恰逢他们发怒。没敢奉献。您替我献给他们。”张良说:“谨遵王命。    

在这时,项王驻军在鸿门一带,沛公驻军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放弃了车骑,脱身逃离,一人骑马,樊哙和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手持剑、盾跟着徒步奔跑,从郦山而下,经过芷阳抄小道行进。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道路到达我们军中,不过二十里。估计我到达了军中以后,你再回到军帐中告辞。”

 沛公已经离去,从小道回到军中。张良入帐辞谢,他说:“沛公不胜杯盏,不能亲自告辞。委派臣下奉白壁一双,再拜献给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给大将军足下。”项王说:“沛公现在什么地方? "张良说: "沛公听说大王有意责怪他的过错,脱身独自回去,已经到达军中了。”项王听后就接受了玉壁,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把它弃置到地上,拔剑砍击打破了它,说:“唉!项伯这班无知的小子不能够和他们共同图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将要被他俘虏了。”

 沛公到达军中,立刻诛杀了曹无伤。  

(屠城,东归彭城)

过了几天,项羽率领军队向西屠戮咸阳,杀死了秦降王子婴,烧毁了秦宫室,大火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熄灭;收集藏在宫中的宝货、妇女往东归去。有人劝导项王说:“关中地区有山河阻塞四方,土地富饶,可以在这里建立都城而称霸天下。”项王看见秦的宫室都已经被大火烧得残破,又加上心里怀念故土而想东归,所以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同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一样,有谁能知道我的荣华富贵呢!”那个劝说项王的人说:“人们说楚国人像是沐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说这话,就把那个说者烹杀了。  

(垓下之围)

项王在垓下筑壁垒驻扎军队,士兵少军粮已尽,汉军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包围了好几重。夜晚听到汉军营中四面皆唱楚地的民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奇地说:“汉军难道把楚国都占领了?为何有这么多的楚国人呢?”项王就在夜中起来,在帐中饮酒。有一位名叫虞姬的美人,经常得到项王的宠幸而随从项王。项王有一匹名叫骓的骏马,经常骑着它征战。因此项王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唱了好几遍,美人作诗应和。项王哭泣,流下一行行热泪。左右人都跟着哭泣。没有人敢仰视项王。 

于是项王就跨上战马,在他帅旗的引领下跟从着八百多名壮士组成的骑兵队,趁着夜色向南突出重围,急驰逃走。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汉王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他们。项王渡过淮河,能够跟得上的骑兵只有百余人了。 

项王到达阴陵,迷失了道路,问一位田间老翁,这个老翁骗他说:“向左。”项王向左,于是陷入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军追上了他。项王又率军向东。到达东城,身边仅有二十八个骑兵。汉军追击的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已估计不能摆脱困境,对他身边的骑兵说:“我自起兵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亲身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所有阻挡我的军队都被我攻破消灭;所有进攻我的人都被我征服,未曾打过败仗,于是就称霸而拥有天下。可是如今我却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作战的过失造成的。如今固然非决战而死不可,我希望为各位痛快决战,一定要连胜汉军三次,为诸位能够突出重围,斩杀敌将,砍断汉军的军旗,好让各位知道是上天要灭亡我项羽,不是我作战的过失造成的。”于是项王把他的骑兵划分成四队,分别向四个方向突围。汉军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取汉军一将。”他命令骑士向四方奔驰而不,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三个地点会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奔驰而下,汉军都被杀得散乱后退。就斩杀了一员汉军将领。 

这个时候,赤泉侯杨喜作为骑兵将领,追击项王,项王瞪着眼睛向他怒吼。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了惊吓,躲避出好几里。 

项王就和他的骑士会聚成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之处,于是就兵分三路,重新包围了楚军。项王就奔驰在汉军中,又斩杀了汉军的一名都尉,杀死了几十近百名汉军士卒,又重新聚集起他的骑上,仅损失了两名骑兵。于是对他的骑士们说:“你们看怎么样?”骑士们都敬服地说:“果真像大王说的那样。” 

(乌江自刎)

于是项王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划靠到岸边等候项王,对项王说:“江东地区虽然小,土地纵横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够得上成为一个王国了。希望大王能够立即渡江。现在只有我有渡船,汉军到达,没有船可以渡过去。”项王大笑说道:“是上天要使我灭亡。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并且我项籍曾和江东八千名子弟兵渡江向西,如今没有一人能够回还,纵然江东父兄可怜我而拥立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项籍就不在心中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位长者。我骑着这匹马有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就把它赏赐给您吧。” 

于是命令骑士全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的兵器和汉军交战。项籍一个人独自杀死的汉军士卒有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说:“你难道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审视他,指着他对王翳说:“这个人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王为购求我的人头而出资千金,悬赏封万户侯,我把这个好处恩施给你吧。”于是项羽就自刎而死。 

王翳割取了项羽的头,其余的汉军骑士相互厮杀争夺项王的尸身,自相残杀的有几十人。最终的结果是: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自夺得项王的一部分尸身。五个人把所得的尸身合并一处,正好是项羽的全身。因此把悬赏的封地划分为五份;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论)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是重瞳子"。又听说项羽也是重瞳子。难道项羽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为什么发迹得这样突然呢?秦朝失却了能治国的政道,陈涉首先发难,豪杰们蜂拥而起,相互之间争夺天下,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地,乘势兴起于田间陇亩中,经过三年的时间,结果就率领五路诸侯的军队灭亡了秦朝。 

分割天下,而封王封侯,一切大政由项羽制定,号称为“霸王"。他的职位虽然没有善终,但在近古以来也是未曾有过的。 

等到项羽离开关中而怀思楚地〔背弃先入关为王之约,失人心;东归,失地利〕,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又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已,这样想成就大事就难了。 

他自己凭借着功劳而骄矜,按照他个人的想法办事而不师法古代,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服来治理天下。五年后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身死东城,仍然不能觉悟不能自责,这实在是极大的失误。他却用“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失造成的”作为借口,难道这不是非常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