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 动 一答案 |
环 :全。 习 :这里用如名词,指所学的(武术)。 是 :这。 以 :因为。 寨:用 木 石 构 筑 的 要 隘 (ài):险要处。 树 :竖起。 晌(shǎng) 午:正午。 谍 :侦察的人。 旋 :顷刻。 酋:首领,头子。 督:监督,这里是率领的意思。 卒 :士兵。 实:“使……实”,“把……装满”,形容词用如动词。 毋(wú) :不许。 妄:随便。 发 :这里指开枪。 劲 :强大的,厉害的。 度(duó) :估量。 不 中(zhòng):不准确。 徒:白白地。 糜 (mí) : 浪 费 。 吾:这里指我们。 慎 :形容词用如动词,意思是“多加小心”。 时:这时。 隆 然 :形容枪声密集。隆,盛,多。 蜷(quān) :弯曲身子。 少 :同“稍”,稍微。 既 而:不久。 迩 (ěr) : 近 。 号 :号令。 |
及 :等到。 盖:原来是。 戚 然:忧伤的。 设:假设,如果。 以:拿,带。 何 以:“以何”,用什么。 为:作。 计:对策。 巷 战 :在城镇街巷内进行的战斗。这里指短兵相见。 其 :语气词,加强反问,可译为“那”。 或:也许。 免:避免。 乎:吧。 悉 :尽,总计。 扑 :打,击。 何 异:“何异于”的省略。意思是“跟……有什么不同”。 微:暗暗的。 无 日 :不要多长时间。 诏 :告诉。 孰 若 :哪如。 则:就。 已 :算了,罢了。 而:如果。 感 奋 :被感动而振奋起来。 结 束 :整理行装。结:收拾,结扎。束:收束,整理。 玄:黑。 刃 :刀锋,这里借代为刀。 疾 :敏捷。 焉:于之,在这里。 披靡 : 形 容 军 队 溃 败 , 不 能 立 足 。 |
![]() |
活 动 二 答 案 |
没 多 久 , 敌 人 果
然 抬 着 大 炮
![]() |
译文 |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枪,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枪的号令。于是所有的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枪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