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描写要恰如其分 上海瘦马 一个人每天不知要和别人说多少话,我们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后写到文章里,这就是对话描写。请看例文《小金鱼》中的一段: 有一天,妈妈不在家,莉莉的小伙伴强强到她家来玩,看见鱼缸里的小金鱼说:“我们来换一下。你把小金鱼给我,我把哨子给你。” “我要哨子有什么用?”莉莉说,“我看鱼比哨子好。” “鱼有什么好?哨子会叫,可是鱼呢,难道鱼也会叫?” “鱼为什么要叫?”莉莉说,“鱼不会叫,但它会游泳,难道哨子也会游泳?” “是真的?”强强笑着说,“有谁见过哨子游泳?不过,鱼会被猫吃掉。那时候,你哨子没有了,鱼也没有了。哨子可不会被猫吃掉,它是铁做的。” 这段对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莉莉舍不得把小金鱼换给强强的心情,也写出了强强调皮巧妙地说服莉莉把鱼换给他的情景。“难道鱼也会叫?”“有谁见过哨子游泳?”这些语言都很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们是绝不会这样说的。 可是,我们有些同学作文时,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对话描写,往往只凭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代替人物的语言。如让目不识丁的老奶奶说出满口的新名词,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讲出长篇的大道理,使人不相信。 可见,对话描写要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性格特点,让什么人说什么话,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
摘自小学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