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场面、细节
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
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
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
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
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果树园》中对果园景象的描写);
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
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
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
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
“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我们来看《挥手之间》一文中机场送行的场面:“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
千百双眼睛随着主席的高大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飞机,一步一步踏
上飞机的梯子。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停住,回过身来,向着送行的人群,人们又
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主席摘下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群,像是安
慰,又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这段文
字写的是延安军民在机杨为赴重庆参加谈判的毛主席送行的场面,人们注视的目
光,涌向飞机的动作和“拼命的挥手”,生动表现了群众对领袖的爱戴、关切与
依恋之情。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
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写了各界群众吊唁鲁迅的一系列场面。为了
写出特定的场合气氛,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我”独立默哀时,看到
的死者的面容,闻到的晚香玉一股一股的香气;追述入殓场面时,描写了那个高
身材朋友红着的眼睛和拼命在另一个朋友肩头上抓的手;送葬时,那位致哀词的
朋友和押柩车的西洋人伸到灵柩下面的手;下葬时,渐渐下沉的“民族魂”的旗
子和在天的一角露出的上弦月。这些细腻描写真实准确、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
人们无限悲痛的心情和对鲁迅的崇敬与怀念。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
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