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论 练 习 一 答 案

如何进行评论?

  1. 批评:批评文章里头令人诟病或激赏的行为。

  2. 分析:分析文章里头的某些现象、事件产生的原因;理清读者的视线,以了解事情的真相。

  3. 建议:提出具体、有建设性的建议。

 

作答步骤 

A. 找出几个要点 

  1. 首相署部长表示,公众人士不愿充当证人,而破环政府肃贪的努力,也打击国家司法制度的威信。

  2. 人们视在贪污案中供证为负担,有者则担心受到恐吓。

  3. 他说,人们提供情报及成为证人是对国家作出贡献,不应该害怕。 

  4. 他坦承国人未培养憎恨贪污行为的文化。

  5. 反贪局希望通过醒觉运动,改变国人的态度。 

B.  针对以上的要点进行评论(必须指明针对哪一项要点)

1. (针对第一个要点进行批评、建议)

我认为破坏肃贪努力的主因是反贪法令及程序本身出了问题。1997年反贪污修正法案里有这么一条:被举报者经调查证实清白,则举报者可被提控。试问又有多少受害者敢 "轻举妄动"举报贪污? 

我认为反贪污局或警方或许应该考虑到投报者的 "安全 "问题。如果投报者乐意到该局作证和提供资料,无需在公众场所和法庭露面,也一样能够有效地协助反贪污局的调查和检举行动,相信知道报者会毫无顾虑地扮演揪出贪污或贿赂者的角色的。

 2.(针对第二、第三和第四个要点进行分析,批评、建议)

国民不愿当证人有两种可能:一是怕麻烦,二是怕受到报复。须知官官相护是古今共有的现象,而我国贪污现象以公务员最为猖獗。原告常是忍无可忍,万般无奈才举报贪污者,但旁人没有直接受害,为怕招惹麻烦,拒绝成为证人的心态是不难理解的。

这种情形正显示了我国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良好公民。如何在分数至上的学校教育里,有效的灌输道德价值,是有关当局的当务之急。 只有人们有道德观念上的醒觉,才能在肯定某人涉嫌贪污或接受贿赂时,挺身而出;让违法者面对法律制裁,以便有效地杜绝贪污活动, 为塑造一个廉洁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

3. (针对第五个要点进行批评和建议)

除了醒觉运动,反贪局更应检讨反贪法令及程序。其实,反贪局还可效法警方办案方法,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去侦查和捉拿犯法者,而不是如目前的情况,由举报者拿出足够的证据来,因为许多贪污行为,是不可能有证据留在举报人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