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M 2000

华文试卷一 

甲组  作文

以下八题,任选一题,作文一篇,得任用文言或白话,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准。[40 ]  

1.    健康就是财富。 

2.    教育为树人之基,建国之本。

3.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    -份与众不同的礼物。

5.    扶危济困,人人有责。

6.    杜绝贪污之我见。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经济发展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

 

乙组   古文理解

本组共三题,须全部作答。

细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振东肃宁人,家贫,去为县卒。事令安懋修懋修治好猛,或杖人枉(1),色然,(2)傍不可,数怒扑,不可如故。懋修阴思之。振东短眇,视若梧[九王]3),特负胆勇,能人所不敢。虽贱隶乎,常吒暗,思因事自立。明之亡也,河北盗贼动数千,一日合攻肃宁,尤易其少,先播语守者,城破且屠,城中人多恐,独振东进说令曰:"此喝(4)我也,当固守。"懋修意合,即日部众(5)拒贼。城东北隅守弱,振东请当之。望见其渠(6)坐马上,振东私计。贼视(7)守卒数倍,保否不可知,莫若先击杀渠,围且解,使走(8)白令,手炮拟渠,炮炸,伤振东股,股折。或劝其已,怒不肯,再发,果中渠,渠糜,余立奔散,城中出追贼,斩数十人。令以此益多振东,方厚赐之;然贼去未两日,而振东竟死,谓其人曰:"炮反激时,吾所忍死不仆,而必再举者,欲誓翦贼,以全吾城故也。"

                                                                                                                                [清·胡天游《侯振东》]

   注释:

(1)   枉-冤屈。

(2)   色然-惊貌,公羊传:色然而骇。

(3)   [九王] -身弱。

(4)   喝-威吓。

(5)   部众-部署众人各司专责。

(6)   渠-贼党首领。

(7)   视-比较之意。

(8)   使走白-以其计使之往报。

9.    侯振东的为人怎样?试评论之。

10.   振东的伤势如何?为何他当时竟没死去?

11.   试将下列文句译为语体:

(a)懋修治好猛,或杖人枉。

(b)城东北隅守弱,振东请当之。

(c)令以此益多振东,方厚赐之。

 

丙组  语文知识

全部试题须作答。(15 

12.   下面四组合成词中,只有一组都是联合式的,试找出来。

(a)   考试、老虎、怀疑、凝结

(b)   城市、出纳、美丽、左右

(c)   失神、热水、眼眶、恭敬

(d)   艰难、提高、峻峭、低沉                                   1

 

13.   选出完全是偏正式合成词的一项。

(a)   笼罩、雪崩、云集、响应

(b)   火热、眼红、笔直、斧凿

(c)   胆怯、无论、目睹、锤炼

(d)   蚕食、雪白、飞快、烧饼                                   1

 

14.   选出划线的字的形、音、义全对的一项。

(a)   之论: (kān)刊登,登载。

(b)   好高远: (wù)追求。

(c)   在握: (quàn)票据或作为凭证的纸片。

(d)   自怨自 (ài)割草,比喻治理或改正。                    1

 

15.   这样做方便了顾客。 

      这座桥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便。

      上述两句中的 "方便 "的词性,依次是什么?

(a)   动词、名词

(b)   名词、动词·

(c)   动词、动词

(d)   名词、名词                                                1

 

16.   下列句中的 " "字,哪个不是代词? 

(a)   故为之说。

(b)   肉食者谋之。

(c)   吾欲之南海。

(d)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

 

17.   下列哪句属于条件复句?

(a)   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不怕。

(b)   不管天气多冷,我们也坚持锻炼。

(c)   要是天下大雨,我就不去打球了。

(d)   尽管天气再冷,我们也要把路铺好。                           1

 

18.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家庄便在眼前了。

      上述句子是什么复句?

(a)      并列复句

(b)      选择复句

(c)      递进复句

(d)      承接复句                                                1

 

19.   回教与儒家思想,在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团结各族的原动力。

     

       上文中的 "回教与儒家思想 "是什么短语?

(a)      联合短语

(b)      偏正短语

(c)      连谓短语

(d)      同位短语                                                  1

 

20.   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处处是坏的引诱和陷阱,多少青年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举出文

      中-个与 "大染缸 "结构相同的短语。                          1

 

21.   试辨别并分析下列的句子。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a)   这是一句单句,主语是“这声音”,谓语是“联合短语”。

(b)   这是一句复句,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分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

(c)   这是一句复句,后一分句承前省略,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d)   这是一句紧缩句,相同的两个主语紧缩成一个。                 1

 

22.   试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a)   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b)   晚霞烧红了天空,为黑夜的到来开道。…………………(    )

(c)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    )

(d)   你们自己吃大鱼大肉,却给我们吃残肴糟糠,

      你们真的是天下最慷慨、最慈祥的老板。………………(    )

(e)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    ) 5

 

丁组  改写

以下两题,任选-题。 (15) 

23.   试将下列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这里没有火山地震

这里没有台风海啸

这是一个终年如夏

一雨成秋的

人间天堂

 

地下有丰富的石油

还有开采不尽的锡矿

处处都是广阔的橡胶园

望不见尽头的油棕和可可

还有满山遍野

令人感到骄傲的森林宝藏

 

我们同声赞美

这片美丽的土地

是你的,是他的,也是我的

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乡

节自慧适等《马来西亚是个好地方》

 

24.   试根据下列短文,找出几个要点,并加以评述。  

我国有24位有知识与有学问的人士,在一年多之前,联名发表“马华知识界文化宣言 ”,公告社会,知识分子有思想与批判,关怀社会人文问题,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作为座右铭。他们愿以其批判性的言论,作为第三种声音,在这份“宣言”中,他们也曾对华社的活动与事务作出批判与诉求。

发表“宣言”一周年后,他们中有人举行纪念聚会,而且公开发表感言;其中有炫耀,也有失望的感伤。不过,过后,知识分子的第二种声音却消逝了,一片沉默,一片冷漠。

知识分子去了哪里?

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多事之秋的状况中,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却叫人想到“不见踪影,没听到他们的声音 ”。                    

                                         [节选自《资料与研究·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