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半年考
以下八题,任选一题,作文一篇,得任用文言或白话,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准。 【40】
2. 正确的消费意识是环保的基础。
3. 人口老化与国家发展。
4. 华社应如何发扬华族传统与文化。
5. 我最喜爱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6. 青少年性犯罪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7. 我国青少年严重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律的能力。
8. 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乙组古文理解
【30】
本组共三题,须全部作答。
细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沧州酒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离,殊不足辱杯斗①;又土人②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保阳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以锡罂③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④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庋⑤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希,故尤难得。
董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纪筠·《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斗(jiǎ)
:古代青铜制的酒器。
②土人:当地人。
③罂(yīng):盛酒器,小口大腹。
④冲虚:淡泊虚静。
⑤庋(guǐ) :保存。
9 为什么品酒者对沧州酒的评论不见得很好?
10 除了酿酒者的因素,什么原因使沧州酒变得那么难得?
11 试将下列文句译为语体:
(a)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
(b) 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希,故尤难得。
(c) 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丙组语文知识
全部试题须作答。
12 以下哪一组加点字的汉语拼音和意义是全对的?
【1】
(A)谦逊(
xùn 差);逞(
chěng 炫耀)能
(B)计较(
jiào 比);中(
zhōng 恰好)肯
(C)恐吓(
hè 吓唬);出没(
mò 隐藏)
(D)启迪(
dí 开导);轶(
yì 超过)事
13 写出下列合成词的类型:(联合、补充、偏正、动宾、主谓) 【5】
(a)外科
(
)
(b)人口
(
)
(c)智慧
(
)
(d)函授
(
)
(e)月亮
(
)
14 以下哪一组全是褒义词?
【1】
(A)
结果 庇护 鼓舞
(B) 称赞
团结
果断
(C) 成果
结合
保护
(D) 奉承
勾结
武断
15 以下哪句的划线词的意义与"日薄西山"中划线词意义相同? 【1】
(A)不终岁,薄产累尽
(B)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C) 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
(D) 腥臊并御,不得薄兮
16 以下对句子的分析,哪几项是正确的?
【1】
发表了科学史上引起空前革命并对人类思想发生深刻影响的地动说的哥白尼,终于推翻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西方数百年来的宇宙观。
(A)这是一单句,全句的主语是哥白尼。
(B) 这是一因果关系复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
(C) 这是一井列关系复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第二个分句没有主语。
(D) 这是一承接关系复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
(E)
"发表 "的宾语是 "引起空前革命并对人类思想发生深刻影响的地动说的哥白尼"。
(F)
"转动 "的主语是 "日月星辰 "。
17 以下的文字运用了六种修辞格。试写出有关修辞格和相关的文句。 【6】
春分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马来西亚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丁组改写
以下两题,任选-题。
【15】
18 试将下列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一棵橡树
在巍巍族人中悲苦沉思
他把根茎探入大地
布成敏感的神经网
探索生命的根源
他发现,几百年前
祖先被移植来此
不拒绝生长,坚强地生活
从大地吸取养料
如斯富饶如斯宽阔
他们原先不属于这片土地
属于巴西
他们从不保留
全心全意奉献自己
以本身的乳汁滋养大地
如今落地生根
和大地生生息息
一棵橡树
在巍巍族人中悲苦沉思
他把枝叶伸入天空
张成清醒的肺脉
呼吸生命的讯息
他发现,生命必须延续
在不断的自我奉献里
在奉献中肯定自己
发现生机
(游川·《橡树》)
二手烟为害健康向来是媒体和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但是烟民却"勇者无惧",尤其青少年烟民人数更是直线上升,成为关注的焦点。
卫生部长蔡锐明日前表示,我国每天有45到50名青少年新烟民,情况远比爱滋病毒蔓延速度快得多。而受到检举的青少年烟民也从1997年的227名骤升到1千366名。
青少年烟民人数增加的准确性或者值得争议,却反映了青少年吸烟的情况日益严重的事实,这也可说是多年来政府反烟努力的一个讽剌。
严格说来,吸烟是滥毒的第一步,尤其是青少年成为烟民后,往往更容易走上歧途。无论如何,一味责难青少年这种行为并不是积极的处方,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了解看待及寻求治解之道。同样的,一味强调法律上的禁止和检举,亦不过是表面的成效,无助于根本问题的治疗。
[节选自《南洋商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