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错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说明此诗的写作观点与受二句的写作技巧。
《错误》全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内容大意:从过客的观点,写对心上人的思念或思妇的期望,即在漫长的等待中期判对方的出现。但是,当有人出现时,对方却是一个过客,只匆匆经过。
写作技巧:
诗人捕捉现实中一个短暂的镜头,通过细腻而敏锐的观察,以新颖的手法来描绘诗里的人焦虑的心情。开头两句,有动作,如“我打江南走过”中的“走过”和“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来落”中的“开落”。不过,给读者的感觉却是“静”的/连一点儿声响也没有。
第二段,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从春天不会不来,柳絮不会不飞,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让读者明了其实是思妇不愿面对现实,不想看到美景,以免触景伤情。第二段也通过景色的衬托明示了思妇的寂寞。在相同的居室里“你的心……”采用了明喻和隐喻的手法,一再的比喻思妇的贞洁,前者是“如”,后者是“是”。
最后两句再次回到“错误”:诗人明明白白的指出“达达的马蹄”是错误的来源,而这错误是美丽的因为思妇听到马蹄后应该是“狂喜”的。错误的后果则在知晓“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后才产生,后果是什么?让读者去体会/想象。
诗中也用了扭曲的句法:“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升起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另一句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节奏被改变了,韵味却增加了,因为思妇有意封闭自己的心灵,所以紧紧的掩住窗扉。通过动作,诗人把心灵的语言具体化了。
首两句运用了鲜明的长短对比,首句6个字,次句15个字,而且前者须说我这过客,后者讲的是思妇。此外,首句说明过客之匆匆,次句说明思妇等待之漫漫。同时,季节的漫漫暗示了漫长的岁月的流失,思妇也就在漫长的期盼中,流逝了她的青春。次句的“莲花”是一个象征,不但说明了女子的容颜,也表示她的芳洁,给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感觉。
从排法来看,《错误》开头两句都低两格,有诗序的作用。也可以说这两句已经紧扣诗题,说明“错误”;“我打江南走过”暗示了错误的来源,“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暗示了错误的后果。读者能体会到思妇的满腔期待,最后“真相大白”时,心里泛起的失落、失望、沮丧和无奈。这个错误本来就是“错觉”,因为过客无意冒充归人,但是采用“错误”会提供读者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