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一

诗的佳妙有时也在其神韵之中。神采系指其风貌的呈现,韵致则有赖于步调的轻盈;神采表其内涵:韵致则得自形体的传递。余光中诗集《莲的联想》,神采翩翩,宛如一风流的美少年;韵致则款款栩栩,深似一阕多情的小令。集中不乏文采华美、灵巧婉约的佳作,《等你,在雨中》可说是其中的代表作。

《等你,在雨中》造境极幽美,首句拈来,恍若走入一迷蒙的池边;池边“蝉声沉落,蛙声升起”,天上有虹,池中则有“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淅沥沥的细雨声中,莲红如火,颜色之特出自不待言。雨中等人,蝉声刚歇而蛙声又起,凄迷的气氛是你我,都可意会得出来的!

二段中,诗人观莲入神,想必是所等的人不到。“你来不来都一样”可见其凝神而忘我:“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却道无情似有情,景相融更见其情。末句“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尤其”两字,加重了气氛的凄迷,而凄述或竟也是一种“美”吧!

三段,诗人沉耽于池莲中,领悟了“刹那即永恒”的道理。时间在领悟后已不分内外长短,犹如静止一般。“等待”不再是急躁和不安,而是一种心境的悠游及对莲的情韵的欣赏了。

四、五两段诗人移景入情,情寓景中。他联想起此刻或许应该握住她的小手,并且轻吮着醉人的芳香。四段二句“你的清芬”是双关语,可指莲也可指人。五段则由实入虚,遨游在无垠的冥思之中。由手而莲,由莲而江南,由江南而桂桨兰舟;“手如柔荑”该是如何惹人怜爱啊!余光中在此段挤压时空于池于莲于人身上,现代中境内揉和了多种古典的神韵—一“采莲”“吴官”、“桂桨”、“兰舟”—一而铺设了一境悠邈典丽的气围。在如画似幻的图境中,也只有兰舟与桂桨才能衬出她的典雅。

六段由“一颗星”将梦境拉回现实之中。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地悬着”,由黄昏到夜晚,“瑞士表都说七点了”。这里,时间的流逝交待得十分清楚,等人的心情,时间的敏感,都在不言中,而“忽然你走来”,何等的喜悦!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七段首句又将莲人合而为—,也遥映着四五两段的神游。“你走来”,“像一首小令”像一首充满爱情故事的小令;款款深情、深情款款,在诗人的眼神中无一不是爱情的莲红如火焰。

末段极具趣味,“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只要了解姜词婉约唯美,多情多韵致,就不难了解余光中为什么形容她“有韵地”走来了。词简音深,借事用典也可以达成含蓄优美的境地。

综观全诗,余光中首先设境凄迷,即能引人入诗:再则活用典事,古典而有新意,现代能赋神韵,今古交错浑然合一;最后,在断句上,他采用长短句之交互运用,节奏徐急有致,声籁天成,配合着诗意诗境,就更像是一阕富有爱情典故的小令了。诗艺的成就,余光中自有其独到之处。

 

赏析二

  《等你,在雨中》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台湾。已出版的诗文创作,主要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天狼星》等诗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焚鹤人》等散文集。余光中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从自由体到现代诗,从敲打乐到民歌,无不显示他那丰富多样的才情。他尤其擅于借现实的题材抒小我之情而苦吟大我的文化乡愁。

  《等你,在雨中》可称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诗作名曰“等你”,但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等你”的幻觉和美感。黄昏将至,细雨蒙蒙,彩虹飞架,红莲如火,“蝉声沉落,蛙声升起”。正因为“你”在“我”心中深埋,所以让人伤感的黄昏才显得如诗如画。“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象你”。在余光中的诗作中,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是具象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便知晓了诗作中为何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象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一样,等待中的美人从红莲中幻化而出,“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妩媚动人,艳若天仙。莲   ……,让读者顿时傻呆,久久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径。

  余光中的诗作情通古今,意贯中西。最初,他沉迷于中国古典诗词,源远   ……年代,西方现代诗风靡台湾,余光中诗作也从古典走向现代。60年代初,在台湾诗坛继续西行的同时,余光中却折身而返,重归“故里”。在传统与现代中进进出出,使余光中后来的诗歌有着更博杂的兼容性。《等你,在雨中》语言清丽,声韵柔婉,具有东方古典美的空灵境界,同时,从诗句的排列上,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现代格律诗建筑美的刻意追求。但余光中在回归传统时并不抛弃“现代”。他寻求的是一种有深厚传统背景的“现代”,或者是受过“现代”洗礼的“古典”。此诗运用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把现代人的感情与古典美揉合到一起,把现代诗和古代词熔为一炉,使诗达到了相当清纯精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