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问题(一):《等你,在雨中》的表现手法 |
(抄录全诗)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象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附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象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诗的第一段,造境极幽美,首句拈来,恍若走入一迷蒙的池边;池边“蝉声沉落,蛙声升起”,天上有虹,池中则有“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淅沥沥的细雨声中,莲红如火,颜色之特出自不待言。雨中等人,蝉声刚歇而蛙声又起,可体会到一种凄迷的气氛。
二段中,诗人所等的人不到,他观莲入神,凝神而忘我,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末句“尤其”两字,加重了气氛的凄迷和诗的美感。
三段,诗人沉耽于池莲中,领悟了“刹那即永恒”的道理。时间在领悟后已不分内外长短,犹如静止一般。“等待”不再是急躁和不安,而是一种心境的悠游及对莲的情韵的欣赏了。
四、五两段诗人移景入情,情寓景中,进入想像的空间。四段二句“你的清芬”是双关语,可指莲也可指人。五段则由实入虚,遨游在无垠的冥思之中。由手而莲,由莲而江南,由江南而桂桨兰舟;余光中在此段挤压时空于池于莲于人身上,现代中境内揉和了多种古典的神韵—一“采莲”“吴官”、“桂桨”、“兰舟”—一而铺设了一境悠邈典丽的气围,以此如画似幻的图境衬出“小情人”的典雅。
六段由“一颗星”、“瑞士表”将梦境拉回现实之中,显示时间的由黄昏到夜晚。这里,时间的流逝交待得十分清楚,等人的心情,时间的敏感,都在不言中。这时候的“忽然你走来”,带来了乍喜的效果。
七段首句诗人用比喻将莲人合而为—,也遥映着四五两段的神游。“你走来”,“像一首小令”像一首充满爱情故事的小令;深情款款。
末段极具趣味,“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只要了解姜词婉约唯美,多情多韵致,就不难了解余光中为什么形容她“有韵地”走来了。词简音深,借事用典也可以达成含蓄优美的境地。
综观全诗,余光中首先设境凄迷,即能引人入诗:再则活用典事,古典而有新意,现代能赋神韵,今古交错浑然合一;最后,在断句上,他采用长短句之交互运用,节奏徐急有致,声籁天成,配合着诗意诗境,就更像是一阕富有爱情典故的小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