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聂鑫森,当代作家。1947年生。湖南人。原写诗。曾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数十首;后转而写小说,有长论篇小说数十篇。1986年曾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回到湖南。曾任报社副刊部副主任。中国作协会员。

赏析一

老庄的旷放飘逸,古风的清高绝俗。许多属于很久远的东西常在他笔下徐徐漫游。不留心的,读过也就完了。夜雨秋灯,一杯清茶,细细地品来,却自有一种古典式的神韵和美感。

就说这篇小说吧。两个老头卖风筝,一胖一瘦。胖老头的风筝大红大绿,花里胡哨:瘦老头的风筝洁白素雅、貌不惊人。花里胡哨的风筝加上个善于买卖的主人,生意很红火;貌不惊人的风筝却偏偏遇上个一声不吭的主人,半天卖不出一只。故事便从这两种风筝里外写开了两个老头殊异的性格。胖老头作为一个陪衬人物,身上那种虚假狡黠、哗众取利的商人举止和气味,所见甚多。那是商品市场无法避免的产物。瘦老头则不同了,很难把他的表现与微生意挂在一起。他那高傲不屑的神情,矜持的睥睨众生的举止,对风筝的一厢情愿的虔诚,无不给读者带来一种飘渺的陌生感。作为一个几代家传制作风筝的民间艺人,他把自己的精心制作拿到市场来销售,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寻找某种知音的认同,期盼某种心灵的感应。因而,在整个卖风筝的过程,他冷眼旁观,缄默地等待,丝毫不为胖老头的得意、规劝和嘲讽而动,不降价处理人们看不上眼的风筝。然而,在芸芸众生眼里他和他的风筝却不过是金钱天平上的一个筹码,人们只在“一角五”和“五角”的价格之间作很功利的选择,既没人能识货,更没人能领会到他在风筝里的一份言不清道不明的寄托。瘦老头寻而不得,盼而不至,有的只是一份孤独的缄默。终于,他在缄默中做出了一个不缄默的举动,把风筝放上了天空。起初,这好像是一种“货比货”的行动,确实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但是当人们蜂拥而至争先欲购的时候,他仰天一个哈哈,一句“你们懂得风筝”的责问,举座皆惑:继而卡嚓一声剪断了麻线,放走了所有的风筝,举座皆惊。在人们一惑一惊中,瘦老头平凡的人生显露出了一种高远的人格魅力。这魅力是那么的古老凝重。绝俗清高,似淳风扑面,可感而不可求。唯蓝天可以明鉴,一如那向上飞去的风筝,把读者的目光“牵引到那很高很远的地方”。

瘦老头的人格似乎属于古老的过去,如今习见的胖老头们似乎已把他挤到了一个很少为人知的角隅。他在现代社会似乎已很难“生存”。然而,我们却又偏偏会在他面前感到胖老头们的,乃至于我们自己的现代的个人情怀的局狭与渺小,一种油然而生的崇高之感迫向整个心灵。我们确实从小说的叙述中,接受了某种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认同意向。瘦老头的人格也确实产生了某种让人追慕的神韵,这究竟是幸或不幸?作者没说,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品味或沉思了。这,或许也就是聂鑫森小说的魅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