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略述巴金、钱钟书和丁玲在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
巴金
 |
《春》以《家》中的高家为背景,和《秋》一起表现了一个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喜怒悲欢。《春》的重点在写两个女角——蕙和淑英,性格相似,但环境决定了她们有不同的结局。蕙被虐待痛苦而死,淑英得到堂哥帮助,逃出囚笼。《秋》写高家的家道飘零。高家出现的男男女女,为数很多,作者都给予细心的刻划,该鞭打的鞭打,该同请的同请,感人力深。 |
 |
《憩园》写两个旧式家庭的没落。这也是旧式”膏粱子弟“的没落,封建家族余孽的没落。全书气氛低沉。 |
 |
《火》是个三部曲。第一部写全面抗战后上海男女青年激于爱国热情发动抗日的情形。第二部写沦陷了的上海,抗日青年如何组成战地工作队。第三部写一个队员回到后方和一个爱国宗教家往还的故事。 |
钱钟书
 |
《围城》,把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嘴脸,给予无情的刻画,发挥了讽刺的效能。作者善于烘托气氛,造句每多设譬,常有佳句,得来自然。 |
丁玲
 |
长篇《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一部实践了文艺座谈会的理论又反映“土改”政策的作品,政治性强,艺术成就也有一定的水准。描绘手法细腻。 |
 |
短篇集《我在霞村的时候》背景多是陕西当地的人民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