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解练习五 |
商於①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②,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钜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④不云乎:‘乃造⑤其曹⑥,执豕于牢⑦’,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⑧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⑨者也。”
(明·宋濂〈商於子驾豕〉)
注释:
①商於:战国时地名,今陕西东南部一带。
②轭(è):牛拉东西时架在颈上的曲木。
③淖(nào):烂泥。
④《诗》;指《诗经》,“乃造其曹”两句,出自《诗经·大雅·公刘》。
⑤造:排列在宴席上的座位。
⑥其曹:那些人,指宾客。
⑦牢:猪圈。
⑧服田:驾牲口耕田。
⑨激:不平之气。
问题:
商於子为什么用猪来耕田?宁毋为什么认为那是颠倒的行为?
商於子为什么认为宁毋的行为才是颠倒?
试将下列文句译为语体:
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
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